品牌介绍

浏览量:

品牌介绍

 1北京千菌方菌物科学研究院,是创立、研究、应用、推广“菌物医学”体系的机构。
 
  千菌方从事菌物药用临床二十余年,开创出以“治难病、调慢病、防未病”为基础的“菌物医学”体系,采用全菌物复方治疗,深入研究和应用了近300种食药用真菌,通过中医院和中医门诊的临床实践,开发出药用真菌验方280多个,基本涵盖人体各类疾病。千菌方在多种难病、慢病中取得突破性成果,获得多项发明专利。2014年,千菌方和中国武警后勤学院科研部在研究野生真菌配方体外抗肿瘤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时发现,野生真菌配方在对抗恶性肿瘤方面,有效率达到了72.94%,与紫杉醇基本相当,但在副作用方面,野生真菌配方基本为零。
 
  千菌方在数百临床验方基础上,优中选优,完成“千菌方”系列健康产品的研发,开创性地建立了57个菌物单方标准和22个菌物复方标准,填补了我国菌物健康应用标准的空白。201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中心设立的“菌物医药应用标准推广工程”交由千菌方承接,开启菌物医药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新时代。
 
  千菌方以标准、技术为核心打造菌物健康产业优质品牌。产业链覆盖野生菌物的驯化、分类、采集、保藏、研发、工艺、营销、服务、推广以及菌物文化、旅游、医疗等多个方面。千菌方在原材选取上,时刻遵循中药的“道地”传承;在生产上,保持领先科技的技术创新;在研发上,依托国内外最具权威的机构和专家。目前,千菌方与国内外多个知名科研机构均有合作,2017年9月,千菌方与江西中医药大学共建“菌物医药联合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同时,千菌方拥有全球四十多个国家近200个野生菌物采集站;菌物学、中医学、中西结合、中药学、营养学各个专业领域近百名专家组成的团队;建有多家千菌方中医院、野生真菌博物馆等。
 
  2014年,由陈增华任总策划,千菌方专家组成员署名,雷志勇、卯晓岚作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发行的《药用真菌治肿瘤》一书问世,引起大众对菌物医疗的关注。为了让更多人通过菌物医学受益,千菌方先后开展多项出版专著的创作工作。由千菌方创始人陈增华和中国武警医学院原院长雷志勇联合主编,纳入千菌方临床二十多年总结出的280余验方、医案、菌药及菌物医学理论体系等精髓,获得包括金世元、张大宁、李佃贵、李连达、房书亭、陈士林、杨明、郑守曾等中医界专家的认可题序,暂定名为《千菌方药典》的专著即将出版发行。同时,一本在分类、健康应用等方面集菌物药物物种之大成,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中国科学出版社约稿,千菌方创始人陈增华和著名菌物学家卯晓岚先生联合主编,名为《千菌方备要》的专著也即将出版发行。此外,千菌方创始人陈增华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开展“野生菌物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的庞大工作,预计三年时间将300种常用野生真菌DNA身份证编写完毕,并将其成果编成专著,出版发行。

1
 
  千菌方时刻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现代文明为使命,全力推广菌物应用,为社会贡献“菌物医学”的力量。2013年,千菌方在美国休斯顿设立野生真菌科技馆,由休斯顿政府颁布、美国康克郡法律确定开馆当天为科学馆日。2014年,由千菌方创始人陈增华策划并参与,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栏目制作的10集大型纪录片《探秘千菌方》正式播出。2016年,美国华人主流媒体《美南日报》称千菌方创始人陈增华为“中国菌物健康应用标准制定者”,并做整版报道。2017年,以两院院士为主要报道对象的《科学中国人》杂志新年第一期学术版,用十个版面刊登《我以我心承千菌》专题报道,高度认可陈增华与千菌方对中国菌物健康应用事业的贡献。同时,中央党校编辑出版的《中国道路·中国梦》一书收录此篇报道。千菌方从不忘公益之心。2004,陈增华联合中华慈善总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华夏时报社开创中国对大脑健康的关爱行动,设立了以国际著名乐团指挥家智障儿舟舟为形象代言人的大型公益活动《启智工程》。2014年,陈增华代表千菌方为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的“关爱肿瘤家庭公益大行动”捐赠500万菌物药,2016年,为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在重庆举行的公益活动再捐菌物药206万。未来,千菌方还将以各地政府为主导,共同投资打造“千菌方中国菌物文旅大健康生态基地”,引导中国各地人民“菌物致富,菌物获福”,真正开创菌物医学带来的新健康时代。

北京千菌方菌物科学研究院   
京ICP备17000791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