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参考
胡先骕
胡先骕 1894
胡先骕(1894~1968),字步曾,号忏盒,男,汉族,江西新建人。生于1894年5月24日,卒于1968年7月16日,享年74岁。植物分类学家,教授,院士,中国近现代植物分类学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早期的菌物学家。
胡先骕3岁入私塾,6岁学完《四书》和《诗经》,晓反切、通训诂,被视为神童。1906年被送至南昌府办洪都中学堂学习,开始接受现代自然科学教育。1909年考入京师大学堂预科。1913年2月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攻读森林植物学和农学。1916年11月获农学学士学位后回国。1923年再度赴美深造,入哈佛大学攻读植物分类学,并于1924年和1925年分别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28年,他与秉志等在北平创办了静生生物调查所,任植物部主任。1930年后,历任静生生物调查所所长、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中央研究院院士等职。1949年任华北大学教授。1950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1953年更名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一级研究员等职。
胡先骕教授在开创中国植物学(含真菌)研究、培养植物学人才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对在中国发现的震惊中外的世界活化石植物“水杉”进行了正确鉴定,这是他重要的科研成果之一,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植物界和古植物学界。胡教授科学地预见“川苔草科”植物在中国的分布,是他的另一大贡献。此外,他对被子植物的亲缘关系提出了新见解,对目、科的排列和分合都有新的安排,并整理出《被子植物亲缘关系系统图》;他对古植物学也颇有研究。在植物分类学方面,他共建立1新科、6新属和100多个新种。
胡先骕教授对中国菌物学的发展也有颇多关注。他曾带头采集标本进行研究、鉴定(有的种请他人代为鉴定),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如①1915年在《科学》首卷发表“菌类鉴别法”;②1921年发表。。浙江菌类米集杂记”;⑧1923年报道“江西菌类采集杂记”;④1923年发表“说竹荪”;⑤1965年,胡先生在讨论生物一级分类时,在他的六界分类系统中,将真菌(菌物)独立成界(Kingdom),表明他对真菌生物有相当深刻的研究和认识。
胡教授在教育方面也有颇大贡献。他倡导“科学救国、学以致用;独立创建、不仰外人’,的教育思想。他学术精湛,论文等身,出版专著20多部,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有些论文被视为开创中国区系研究最重要的文献。他既是卓越的植物学家,也是一位真菌学家,还是一位诗人,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忏盒诗稿》共296首,分上、下两册,印成线装集,由钱钟书作跋。
北京千菌方菌物科学研究院
京ICP备17000791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