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参考
林亮东
林亮东 1900
林亮东(1900~1974),又名林立农,男,汉族,广东中山人。生于1900年,卒于1974年,享年74岁。植物病理学家,菌物学家,研究员,教授。
林亮东1919年考入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23年赴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前身)跟随戴芳澜教授从事真菌及植病工作,1927年返广州在中山大学农学院任教,1935年被中山大学公派到美国俄勒冈大学研究院攻读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学,1937年荣获植物病理学硕士学位,由于成绩显著,又获美国生物学会授予荣誉会员,并获美国植物病理学会奖给金质奖章一枚,1937年回国后一直从事植物病理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历任国立东南大学助教,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技师兼讲师,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学客座研究员和讲师,农林部西南优良品种繁殖场技正和总务课长,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副教授、教授,华南农学院植物保护系主任,华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前身)植物保护系教授、系主任,华南农学院湛江分院院长等职,曾被选为广东省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林亮东教授是我国植物病理学家、真菌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二级教授。他的科研领域较广,其务真实干的工作作风、追求科学的钻研精神深受同行赞许。早年从事华南热带果树、水稻病害及甘蔗病害的防治研究,于1929年发表了“木瓜炭疽病之研究”;1937年发表了《中国真菌名录》第一辑,记载我国已报告过的真菌962种,每种均列举寄主植物、生活习性、分布等;1949年发表“滇湘桂粤之农作物病害”,共记载了98种植物上的真菌病害295种,286种病原真菌中有真菌新种13个。新中国成立初期,他进行广东省稻瘟病的研究,提出合理的水肥管理和采用抗病品种是制止稻瘟病流行的两项重要措施;并通过水稻品种资源的鉴定,筛选了一批抗性品种(如珍珠矮),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千菌方菌物科学研究院
京ICP备17000791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